比毒品还赚钱!国家市场总局要对原料药垄断动手了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官微的消息称,8月2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格监督管理局委托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组织相关企业参加的原料药供应情况座谈会在总局会议室召开。
会议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领导主持,市场监管总局价监局、反垄断局相关领导、协会工作人员以及相关企业负责原料药采购和供应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企业汇报了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原料药价格大幅上涨、甚至买不到的现象(断供现象),致使一些企业生产的常用制剂品种无法供给市场的情况,与会企业就各自企业在原料药采购面临的问题,通过具体品种进行了详细汇报,同时提出意见与建议。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价监局、反垄断局领导同与会企业代表就原料药价格和供应方面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沟通,同时也鼓励企业克服困难做好药品的供应工作,保障人民用药需求。
上面会议透露两大信息:
其一,国家对于原料药垄断的事情相当重视,已经开始调研,预计相关行动正在酝酿中。
其二,原料药垄断情况调查或将从一些具体品种开始。协会作为行业和政府桥梁,对于哪些企业深受原料药垄断之苦的相比十分了解,相关企业出席座谈会并且提供了具体品种,有理由相信这些具体品种将会成为反垄断调查的第一批品种。
垄断暴利堪比贩毒
最近一段时间,原料药垄断引发市场强烈关注。有媒体报道称,过去一个月,多种原料药的价格暴涨数十倍。如一则主要用于鼻炎、皮肤黏膜过敏及缓解流泪、打喷嚏、流涕等感冒症状的原料药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价格从400元/kg爆涨到23300元/kg。
此前,肌苷、尿酸、苯酚、罂粟碱等多种原料药价格均出现大幅上扬。一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反映,用于治疗肾、胆或胃肠道等内脏痉挛的罂粟碱注射液价格也在大幅上涨,“像罂粟碱这样的常用药、救命药,6月份售价仅为3元/支,但现在的价格是39.8元/支,还是批发价。”
至于垄断的原因,鼎臣咨询创始人史立臣撰文表示,有一些商业企业专门以垄断原料药获得巨额利益,而且这种模式已经普遍化,甚至,也有一些制药企业参与其中。
垄断模式很简单,需要的资金量也不大,史立臣举例称:
某种原料药有ABCD四家原料药企业生产,年度总销售额3个亿,A8000万,B4000万,C6000万,D2000万,某商业公司就出面,分别与ABCD四家谈全国总包销协议,总包销协议是超过原来药企的销售额的,而且总包销协议含有达不到销售额某商业公司全额现金补的条款。
在总包销协议下,ABCD不得参与某商业公司营销,包括提价,为了让原料药企业放心,给予一部分前期包销款项。
之后,商业公司就开始提价,多次提价后,比如达到了20倍,市场价格就从3亿变成了60亿,而刨除一些由于原料药价格暴涨放弃制剂生产的企业,起码有30亿的价格总量。
实际某商业公司投入连2亿都不到,却在一年内获得了20多亿的垄断收入!!!
史立臣还表示,20倍涨价现在看来是比较少的,还有50倍、60倍的涨价。这应该比毒品还赚钱。
在上面操作模式下,商业企业作为第三方,原料药生产企业的人很少知道,保密性做得好,不容易被发现,即便被垄断监管部门发现了,原料药生产企业也容易撇清责任。还有一种是几家或独家原料药生产企业,联合起来拉高价格,搞垄断,但这种容易被查处,因为利益不一致,而且知道情况的人也比较多,容易被举报。
史立臣表示,暴利之外,处罚金额相对其获利较轻,这也是原料药垄断难以杜绝重要原因。
已有多起反垄断案件被查
8月2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对全国人大第3627号建议的回复,其中关于原料药反垄断的问题,国家药监局表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药品监管部门不承担对原料药垄断的查处职责。对于原料药垄断查处中涉及的提供药品批准信息等相关工作,药品监管部门积极予以配合。
言外之意是,药监局并无权查处原料药垄断,但会积极配合。实际上,发改委反垄断局和原国家工商总局的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一直活跃在原料药反垄断的一线。
2017年2月10日,国家工商总局对垄断水杨酸甲酯原料药的武汉新兴精英医药有限公司开出220.92万元的罚单;三天后,国家发改委官网又通报了对有原料药垄断前科的山东潍坊隆舜和医药有限公司暴力阻碍反垄断调查的处罚公告,这是国家发改委开出的首张阻碍反垄断调查罚单;2017年7月31日,因浙江新赛科药业有限公司、天津汉德威药业有限公司存在异烟肼原料药价格垄断的行为,对两家公司处以罚款共计44.39万元,这是自2011年山东复方血利平原料药反垄断调查案件以来,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查处的第六起原料药市场垄断案。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手后,新的查处案件需要等多久呢,会对原料药反垄断形成震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