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小常识】踝扭伤如何进行康复治疗,避免慢性踝不稳!
踝扭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流行病学统计结果显示踝扭伤发病率高达每年2.15次/1000人。尽管踝扭伤如此普遍,无法得到妥善处理的患者并不少见。
处理不当的踝扭伤有相当一部分会发展到慢性踝关节不稳定阶段。这将会导致慢性疼痛肿胀、关节不稳定(打软腿)、踝关节反复扭伤等,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很大影响。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急性踝扭伤的康复治疗,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回归运动、避免慢性踝不稳!
急性期应遵循PRICE原则:保护、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康复训练应在肿胀消退后逐步有序开展。)
支具包括石膏、充气靴、硬质护踝、软性护踝,支具更换的原则是由硬到软。患者前6周必须佩戴硬性支具保护,禁止完全负重。患者6周后可尝试逐步脱离硬性支具保护并完全负重。
负重训练需注意循序渐进增加负荷和运动量。如果负重训练后出现疼痛肿胀加重、皮温增高,需要适当降低运动量(运动的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和频次)和改变负重训练方式。
关节运动范围(ROM)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以免发生踝关节的紧张和僵硬。只要肿胀消退、疼痛允许应尽快开始早期ROM训练。前6周ROM训练仅允许非负重模式下有限的踝关节跖屈(0~20°)和背伸(0~10°),切记避免内外翻。6周后可以加大屈伸活动范围,并逐步开始尝试渐进的内外翻训练。
肌力训练应遵守适应性原则和超负荷原则。急性期患者可进行膝关节、髋关节及足趾相关肌肉力量的训练,加快肿胀消退、避免下肢萎缩、保持全身的适应状态。消肿后在疼痛接受范围内按等长→等张→离心抗阻→向心抗阻的顺序行踝周肌群力量训练,包括胫前肌、胫后肌、腓骨长短肌、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足内在肌群(尤其要重视腓侧肌力的训练)。除下肢肌力的训练,还需关注躯干核心肌群的训练。稳定的躯干为下肢运动提供稳定的平台,有助于提高下肢运动能力。
踝关节扭伤常伴有踝关节囊和韧带中的感受器损伤。这种感觉传入的改变可能延迟和减弱腓骨肌群对内翻外力的反应。
本体感受器和平衡觉训练旨在减少功能性不稳、“打软腿”症状,降低再次扭伤的风险,并改善姿势控制。本体感受器和平衡觉训练可在6周开始进行,逐渐增加难度:坐位→站立→行走、双腿→单腿、睁眼状态→闭眼状态、静态平衡→动态平衡。
当撤去硬质护踝更换为软性护踝、患者能佩戴软性护踝下无疼痛地完全负重时,可以开展基本功能恢复训练:逐渐从直线行走过渡到“Z”字、“4”字形行走的步态训练以恢复步态协调性。
患者能够做到无疼痛地变向慢跑即可进入下一个阶段:运动专项训练。运动专项训练从直线跑步开始,逐步增加变向训练,并由低速逐步增加速度,总运动量逐渐增加。针对专业运动员,通过高阶的功能评估(例如:楼梯/斜坡跑、星形偏移平衡测试、八字训练以及往返跑)后即可进阶至运动相关的敏捷训练。
最后要强调的话:整个术后康复过程一定要定期随访评估、了解患者的康复水平,以便及时调整康复训练计划!渐进、有序、科学、规范的康复治疗才是成功的关键!
骨伤科:王美莲
1591157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