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科普文化
科普文化
您的位置: 主页 > 科普文化

春捂秋冻≠乱穿衣!这份养生指南让你健康一整年!

时间:2025-03-11 发布人:马荣梅    浏览:

在传统的养生智慧中,“春捂秋冻” 这句俗语流传甚广。它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养生道理,对我们适应季节变化、维护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春捂:给身体一个缓冲期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但冷暖变化频繁。过早地脱掉冬衣,身体一旦遭遇冷空气,就容易受到寒邪侵袭。中医认为,寒邪易伤阳气,阳气受损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导致抵抗力下降,引发感冒、咳嗽等疾病。

那么,春捂要捂到什么时候呢?一般来说,当气温持续稳定在 15℃以上,且这种温暖的天气持续几天后,就可以逐渐减少衣物了。

具体到身体部位,重点要捂住头部、颈部、腹部和脚部

头部是诸阳之会,阳气最容易从头部散失;颈部受寒会影响脑部供血;腹部有许多重要脏器,保暖至关重要;脚部离心脏最远,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更是要注意保暖。

秋冻:增强身体的耐寒能力

秋天是从炎热向寒冷过渡的季节。适当 “冻一冻”,可以让身体逐渐适应寒冷的刺激,激发身体的阳气,增强自身的耐寒能力和抵抗力。就像给身体进行一次 “耐寒训练”,使身体在寒冷的冬季能够更好地抵御严寒。

不过,秋冻也并非毫无节制。当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比如低于 10℃时,就不能再盲目秋冻了。

同时,老年人、儿童、体质虚弱者以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秋冻时要格外谨慎,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时增添衣物

因人而异,适度为宜

“春捂秋冻” 虽然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也有所差异。

例如,体质偏寒的人,春捂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秋冻时则要更加谨慎;而体质偏热的人,春捂的程度可以相对减轻,秋冻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一些。

此外,在春捂秋冻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身体的反应。如果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如感冒、发烧、关节疼痛等,就应该及时调整衣物,不要一味地坚持 “春捂秋冻”。

“春捂秋冻” 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养生方法,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在遵循这一养生原则的同时,我们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到因人而异、适度为宜,让身体在季节的更替中保持健康与活力。



关于我们 | 院长信箱 | 合作交流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投诉意见 | 网站地图 |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 富源县中医医院

地址:曲靖市富源县中安街道胜境大道428号 电话:0874-4622019

设计/运营维护:国医在线运营发展中心

云南省中医医疗公众服务网·富源县中医医院